回到目录

博士第二年结束的悄无声息。

计算机系博士毕业是由导师领衔的五人委员会决定的。我们系里默认的规矩是发一到三篇顶级会议论文,导师就该允许学生毕业。至于论文何时发,发到哪个会议,都是导师学生博弈权衡后的结果。会议录取委员会由少部分该领域资深教授以及研究员组成,大家共事十几年几十年,难免会形成小利益集团。论文如果有导师保驾护航,录取只是时间问题。但日理万机的导师不可能对学生论文都亲历亲为,学生苦心经营几年后也会建立自己的学术地位。

虽然助研本质上是工作,但却与大多数工作有着本质上的区别。由于助研不可能全职,因此工资往往低于社会上其他最低时薪的工资,往往连一半都达不到,然而博士生除去吃饭睡觉,往往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工作。助研也是没有任何晋升,涨薪与福利可言。每年三四万美元的学费虽有科研资金支撑,无需自理,然而也成为了悬在每个博士生头上的一把剑。一旦导师撤钱,面临的就是巨额的财政负担。所以,助研绝不是一个长期职位。

美国大学有终身教职制度。系里以终身教职招进来的年轻教授们会有最长七年的考察期,这七年内职位为助理教授。每个助理教授工作后必须要达到一个目标,就是七年内晋升为副教授,否则只有一个后果,被解雇。想要晋升为副教授,每一个助理教授需要教足够多的课,科研上发表足够多的高质量论文,积极参加学术社区以及学校安排的活动。另外,还要毕业一定数量的学生。在第七年到来之前,把自己取得的成就汇报给学校,通过批准就可晋升为副教授。副教授以及以上,就是大家所称的终身教职,除非违反法律或者政府倒闭,法律保护终身教职教授直到正式退休前不被解雇。

很多教授都把终身教职作为自己学术的最大目标。这无可厚非,终身教职是学校对于教授科研贡献的认可,也是美国政府对于知识分子的保护。然而不是每一个教授获得终身教职后,还能一如既往的勤于科研。受到学术圈不良风气以及经济利益的驱使,部分教授选择止步不前,把终身教职当作自己的避风港,把自己所在院系作为金字招牌,更有甚者,把学生当作为自己谋取名利的工具。这些教授必然不会重视学生的未来,甚至毕业。 W教授2012年底获得终身教职,最后一个博士生安哥2013年毕业。我仿佛明白了为什么安哥之后再无学生。

在W教授手下工作的过去一年我身心俱疲。手下日益积累的代码对于写作毫无帮助,而没有论文加持,连最基本的毕业都是难题。与W教授交涉过几次,均无疾而终。然而暑假到了,终于可以忘记学校的事情,喘口气了。